top of page

【永續漫步第32期】永續建築,不只是結構,更是人類生活的載體

  • 作家相片: 信義開發 ESG
    信義開發 ESG
  • 6月23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6月24日

建設業為高碳排與資源密集型產業,也因此具備低碳轉型的潛能。傳統建築方式不僅能源與水資源消耗龐大,更伴隨大量建築廢棄物的產生。然而,這也意味著建設業擁有引領轉型、創造綠色價值的高度潛力。從材料選用、設計規劃到施工管理,各階段皆可導入永續策略,有效減碳、減廢並提升資源使用效率。永續建築的推動,不只是因應政策趨勢,更是企業提升競爭力與形象的重要關鍵。


永續建築創造多重價值

永續建築不僅回應氣候變遷與資源枯竭等環境議題,更創造了經濟與技術層面的正向效益。以建築營運層面為例,導入節能照明、高效空調、Low-E玻璃與智慧能源管理系統,不僅有助於減碳,更可顯著降低日常營運成本。

在美國西雅圖,Terry Thomas Building 採用無中央空調與自然通風設計,成功節省高達 56% 的能源支出,並透過智慧建築技術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與用戶體驗,例如能耗即時監測、自動調控與預測性維護等功能。此外,瑞典打造的 Stockholm Wood City 更是全球領先的案例,運用數位孿生(Digital Twin)技術與AI系統,展現永續建築邁向系統化、社區化的新趨勢。


建築,也肩負社會責任與人本關懷

建築空間不僅影響環境與經濟,更深遠地牽動人的健康與安全。良好的室內空氣品質、充足的自然採光、溫濕適中的環境設計,能顯著提升居住者的生理與心理狀態。永續建築強調的不只是「環保」,更是讓人「住得安心與健康」。面對城市化與氣候變遷的雙重挑戰,建築如同人類的第二層皮膚,提供了庇護、安全與韌性的地方。


永續,讓建築成為人與自然共生的起點

當我們從環境、經濟、科技與社會等面向思考建設業的永續價值,不難發現,這不僅是建設業的責任,更是每一個人對未來生活方式的選擇。建築不該僅止於符合法規,它更應成為推動綠色經濟與 AI 科技應用的載體,並為人們提供安心歸屬的生活空間。唯有將永續理念深植於建築的全生命週期,從設計、施工到使用與再利用,我們才能真正打造出符合下一代期待的生活方式與空間品質。


信義開發|共融預建築 產業ESG標竿

© 信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

​信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

電話:(+886) 02-2755-7666 (代表號) 

分機:#47917 (廖先生)

bottom of page